百家乐位于开封市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著名美术家陶冷月先生1929年9月-1930年2月曾执教于河南大学(时称河南中山大学),开河南高等美术教育先河。学院的专业教学肇始于1949年成立的开封艺术学校,1953年并入开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体育艺术科,1956年体育艺术科迁往郑州,在音乐、美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郑州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艺术学院,1959年更名为郑州艺术学院,涵盖音乐、美术两大学科,属本科建制。1962年河南省高校调整,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时称开封师范学院)成立艺术系,下设美术专业、音乐专业。1980年,成立工艺美术教研室,开始招收工艺美术方向本科生。
1985年学校对艺术系进行机构调整,分设为音乐系、美术系。1988年,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成立工艺美术与建筑工程系。1994年,将建筑工程系分出,成立工艺美术系。199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河南大学艺术学科的基础上恢复成立河南艺术学院,隶属河南大学管理。1998年学校成立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由包括美术系、工艺美术系在内的艺术专业4个系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学校对艺术学院进行机构重组,下设美术学分院、设计学分院、艺术学理论百家乐研究院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和一个公共教学机构——公共艺术教研部。2018年学校再次对艺术学院进行机构设置调整,在河南艺术学院框架下分设百家乐、河南大学音乐学院两个教学单位,一个公共教学机构——公共艺术教研部。
美术专业初建时便汇聚了一批国内著名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包括从事油画教学与创作的丁折桂先生,从事国画教学与创作的谢瑞阶、贺志伊、马基光、叶桐轩等先生,从事版画教学与创作的刘铁华等先生,从事工艺美术教学与创作的有梁冰潜等先生,董作宾、于安澜、李白凤、高文等先生都曾在此任教书法,同时,卢前、于安澜、李白凤等先生对美术学理论所作的贡献也影响深远。20世纪后半叶,陆续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美术教育家有王威、邱光正、王儒伯、王今栋、刘士铭、朱馨欣、丁中一等先生。这些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对河南美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李伯安、马国强、王宏剑、张江舟、王颖生、谢冰毅、段建伟、韩学中、李新华、张洹、肖红、李强、化建国、李明、李健强等国内著名美术家都曾受教于此。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美术学院已成为培养河南省及全国艺术人才的摇篮,共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万余人。
河南大学艺术教育一直砥砺前行,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艺术实训中心实验基地。2018年百家乐的成立开启了我校高等美术教育的新篇章。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工1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4人,博士21人。在校本科生总数772人,百家乐研究生308人。现有美术学、书法学、绘画、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7个本科专业,拥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点,3个学科点均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艺术学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美术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院科学发展的理念,胸怀创建一流学院、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成果的志气;从学院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学术水平,借助学院多学科综合百家乐研究团队优势,充分发挥学科间的互补性,协同交融,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立足区域文化特色,依托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艺术百家乐研究中心百家乐研究基地、中原民俗民间文化与艺术百家乐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家乐研究基地、宋代艺术百家乐研究所、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百家乐研究院等科研资源,凸显以深厚的中原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传统百家乐研究带动现代美术创作与设计研发的学术特色,打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端学术平台,已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与发展目标,学科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家级百家乐研究课题、学术专著出版、教材编写、论文发表、创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
美术学院拥有建筑面积8080多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齐全完备的教学设施,还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报告厅、展厅、录播厅、智慧教室、影棚、多媒体教室、工作室、实验室、古画陈列室(恒温恒湿收藏室)、美术学院资料室等。资料室共收藏书籍与书画百家乐8万余册(幅),其中珍藏了千余件明、清时期和近现代书画名家的百家乐。
2023年2月